
德国研究人员发布“动态阻抗谱”实时监测技术,电池安全与寿命管理迎来新范式
背景信息
德国弗劳恩霍夫先进材料与制造技术研究所(Fraunhofer IFAM)开发出“动态阻抗谱(Dynamic Impedance Spectroscopy)”方法,可在电池运行过程中实时测量阻抗,进而精准判断电池荷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及安全风险。该技术突破了传统阻抗测试须停机且单次测量耗时 20 分钟的瓶颈,为电动汽车、电网侧储能乃至未来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多种体系提供了实时、细粒度的数据支撑。
关键要点
实时测量:通过在充放电电流上叠加多频测试信号,系统每秒可采集并处理高达 100 万组电压电流数据,实现阻抗值的即时计算与状态判定。
适用多体系:除锂离子外,固态、钠离子、锂硫等下一代电池均可应用,具备跨技术路线的普适性。
精准预警:电池管理系统可依据实时阻抗数据快速识别过热或失效单体并执行隔离,提升整包安全性,支持快充过程温控。
寿命优化:连续、差异化的内部信息有助于精准预测单体寿命,延长整组电池服役周期,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多场景价值:技术团队看好其在光伏储能、电动航空器等安全敏感领域的应用,以实现“可视化、可追溯的电池状态管理”。
延伸阅读
IFAM 的实时阻抗监测聚焦电化学本征参数,提供更底层的数据维度。随着全球储能规模化与快充功率攀升,如何在稳态运行中获取电芯级安全指纹成为行业热点;对中国材料及 BMS 厂商来说,结合本地高频采集芯片与云端 AI 诊断,有望在安全合规与寿命延展双重需求下开辟新市场。

来源:ess-news
宝马集团:2025 年上半年在欧洲每四辆新车就有一辆纯电
背景信息
虽然宝马集团一直反对欧盟 2035 年“零排放新车”目标,但实际销售数据表明其电动化进程并不落后:2025 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含 MINI 和劳斯莱斯)在欧洲销售的新车中,纯电动车(EV)占比已达 25%,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进一步将电气化占比推高至近 40%。全球范围内,宝马集团纯电销量占比也升至 18.3%,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2.6 个百分点。
关键要点
纯电渗透率:宝马集团上半年在欧洲售出车辆中 25% 为 EV,核心品牌跻身欧洲纯电销量第三。
插混加速:宝马品牌 PHEV 同比增长近 30%,使欧洲整体电气化占比接近 40%。
全球扩张:集团已上市超 15 款纯电车型,全球 EV 占比从 15.7% 提升至 18.3%。
2030 目标:宝马坚持 2030 年前让纯电车型占销量至少一半,但 CEO 齐普策强调“技术多元”,呼吁 2030、2035 目标回顾。
现役减碳方案:齐普策提倡用 HVO100 等可再生燃料为 2.5 亿辆欧洲既有燃油车减排,认为应与电动化并行推进。
延伸阅读
欧盟将于 2026 年评估 2035 零排放法规,或存在延期可能。中国车企在欧洲扩电之际应关注法规调整窗口;同时,可再生燃料的推广也将左右混动与内燃机技术在后补贴时代的市场定位。

来源:bmwblog